企业厂区行业
发布时间:2023-09-25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城市的建设日益现代化,人口流动日益趋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也给这些地区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在对各类罪案的调查中发现,偷盗最为猖獗,其中,又以入室盗窃的事件占了很高的比重。一些高档的住宅区、生产工厂、办公区域等设施健全且物值不菲的封闭场所成为偷盗者垂涎、光顾的首要目标。这些场所虽都配备了安保队伍,但人力防范毕竟控制面不全,难免存在防范盲区,稍有疏忽极易被行窃者钻漏洞,以致财物甚至人员受损,同时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有悖社会和谐大环境。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相关的一些先进技防措施是引入了技术安全防范概念的必然产物,周界防范系统就是其中一个基本系统。
选用微波雷达振动防入侵探测方式,围界入侵报警采用前端智能探测与视频分析多重复合式侦测技术,结合现场告警系统、辅助照明系统组成多角度,全方位,智能化的围界安防系统,为监狱运营及管理部门提供更为高效、可靠的围界防范手段。
l 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l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l GB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l GB10408.1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l GB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l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l GA/T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l IEC1000-95 电磁兼容性·EMC
l 《国家应急指挥中心平体系总体方案设计》
l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要求
1.先进性
2.标准化
3.系统可用性
4.稳定可靠性
5.灵活性
6.可扩展性
7.安全性
8.可维护性
智能围界防入侵系统主要应用于围界入侵行为的检测,围界采用微波雷达预警振动入侵探测技术,在一个探测器硬件设备内融合了微波和MEMS振动两种入侵探测技术,主动探测与被动探测相互结合,实现从预警到告警的分级融合处理,大幅消除漏报、降低误报,同时联动视频监控及智能分析、广播对讲、辅助照明等系统来实现可视化、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防卫。
围界系统包括前端探测和后台服务器两部分,前端探测即在围界上部署具备微波雷达预警和MEMS振动探测功能的节点设备,探测围栏外侧的移动目标、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以及围栏或砖墙上的振动信号;后台服务器上运行数据融合处理及报警管理软件。
微波雷达预警振动入侵探测器通过RS485总线连接到微波雷达预警振动探测主机,探测主机位于防区中间部位,并通过协议转换器连接到以太网络及后台报警服务器。后台报警服务器接收前端微波雷达预警信号及围栏或砖墙的振动信号,依据移动目标在微波雷达预警区域的滞留时间、移动频次、移动方向及速度等信息,与MEMS振动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及分析,结合业务规则判断是否发生入侵报警,并保存报警记录,同时将报警处理结果和设备状态变化信息实时推送到安防监控平台。
智能围界防入侵系统的前端由分布式智能微波雷达振动探测器节点组成,辅助以视频监控手段实现融合感知、协同探测,克服传统探测手段单一、误报率高、安全性差的缺点,同时可联动视频、声光及广播等设备。系统对围界进行全天时动态智能感知,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智能性,提高全天候、全天时的检测性能,降低虚警、误警率。
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前端探测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联动控制子系统、网络传输及配套子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系统集成平台).
围界安防集成平台采用开放式架构和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对所集成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联动处理和综合监视管理,是整个围界安防报警系统的核心和集成平台。系统可实现与各子系统集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及联动控制。
当有人员靠近围界并穿过微波雷达预警振动探测器形成的虚拟围界时,系统自动在围界安防的值班席位上开启相关区域的视频,并提示监控人员可能发生非法入侵事件。值班人员通过集成平台开启广播及声光报警系统,警告入侵人员离开。当入侵人员进一步攀爬、翻越围界时,入侵探测系统提供入侵精确位置的报警信号并在值班席位上弹出入侵报警事件;同时通过集成平台向视频监控系统提供触发信号,联动球型摄像机转到报警点进行定位、抓拍及追踪,联动摄像机定位的精度应满足监控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定位报警的需求。通过现场的继电器设备联动广播系统自动播放警告语音;夜间联动灯光系统开启。监控人员按照相应的管理规则处理报警事件,并通知出勤点的值班人员到现场处理入侵事件。集成平台与机场其他安防系统做接口,实现统一监控和管理。
Copyright © 2016-2020 北京华胜东和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49138号-1